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深圳和长三角能源民营企业数量领跑全国,89家新能源企业霸榜,胡润称隔膜和电解液最赚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见习记者 胡雅文 北京报道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了中国能源民营企业的榜单《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列出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最具价值的中国民营企业100强。

  入围企业以89家新能源企业为主,另有11家传统能源企业。光伏、电池和新能源车是榜单中的主要构成行业,上榜企业数量分别是34家、29家和12家,在100家企业中合计占比达75%。

  不同于科技类企业多数聚集于北上广深杭五座城市,能源产业的覆盖面比较广。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价值超千亿的上榜企业共有13家,而这13家企业的总部分别位于13座不同的城市。

  与此同时,深圳和华东地区的产业集聚状态比较明显。11家上榜企业位于深圳,约九成新能源企业位于南方,并且近五成分布在长三角地区。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产业聚集可增强区域内的产业协同效应,吸引资金和人才流入,为企业发展带来便利。深圳的新能源产业链完善,长三角地区则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优势。

  在新能源产业里,光伏、电池、锂材料等领域利润率并不是最高的。胡润提到,隔膜和电解液是比较能赚钱的领域,过去几年的毛利率普遍在40%左右。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龙志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隔膜行业集中度很高,毛利基本能维持住。电解液去年的毛利率已经下去了,目前产能过剩,需求不行的话毛利还会继续下行。

  89家新能源企业霸榜

  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表能源民营企业的榜单。胡润表示:“能源企业目前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因为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影响下,能源价格持续上涨。”

  企业价值成为能源民营企业榜单的排名依据,它考虑的是公司未来的利润创造潜力,可视为投资者认为该企业未来10年可创造的利润。

  《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列出了能源产业中最具价值的中国民营企业100强,入选企业的能源业务占比均超过50%,按企业市值或估值进行排名。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3年8月18日的收盘价计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或根据最新一轮融资情况进行估算。

  榜单分为传统能源企业和新能源企业,传统能源企业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有11家,能源化工和石油天然气各有4家;煤炭行业为3家。

  新能源企业的占比更高,有89家。光伏产业的上榜企业最多,有34家。胡润表示,去年中国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37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全球五大光伏企业有3家在中国,分别是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和通威股份。

  其次是电池产业,29家。代表企业包括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和锂电池龙头亿纬锂能、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宁德时代仅用了7年时间成为全球第一的动力电池制造商,目前市值几乎相当于其他上榜的28家企业之和,去年营收超3200亿元。宁德时代也是唯一能进入全球能源民营企业10强的中国企业。就新能源而言,宁德时代排到全球第二,排在价值5.7万亿元的特斯拉之后。

  此外,新能源车有12家上榜,风电产业和能源金属各有7家。

  从价值来看,排在不同位置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仍较大。10强门槛为1100亿,50强门槛为340亿,100强门槛仅170亿。

  在10强中,宁德时代以1万亿元成为中国能源产业价值最高的民营企业。两家车企紧随其后,比亚迪以7000亿元位居第二,理想汽车以3000亿元位居第三。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晶科能源、TCL中环五家光伏企业进入前十,价值从1100亿元到2100亿元不等。亿纬锂能是第二家入围10强的电池企业,价值1100亿元。

  深圳和华东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北方企业的优势在传统能源,南方企业的优势在新能源。从城市分布来看,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有明显的地域分别。11家传统能源企业有9家位于北方城市,89家新能源企业有78家位于南方城市。

  首先,头部企业并未聚集在北上广深杭这五座城市。胡润表示,价值超千亿的上榜企业共有13家,而这13家企业的总部分别位于13座不同的城市,这在各类榜单中非常罕见。在胡润今年发布的一些科技类榜单上,北上广深杭五座城市优势比较明显,城市合计占比通常在六成到九成不等。但在这次的《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上,北上广深杭五座城市的合计占比仅28%。

  各个城市均有机会或是因为能源产业的覆盖面比较广,各个地区的优势各有不同。比如西北地区海拔高、雨量少、光照资源丰富,于是西安培育出了光伏企业隆基绿能(排名第4);江西拥有丰富的锂矿储量,于是培育出了赣锋锂业(排名第12);有些城市有产业基础优势,比如四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多晶硅,于是培育出了通威股份(排名第7);有些城市有完备的科技生态,更加有利于开发系统级产品,比如深圳的比亚迪(排名第2)、北京的理想汽车(排名第3)、上海的蔚来汽车(排名第8)。

  除此之外,华东地区的产业集聚状态仍旧比较明显,上榜企业达53家,长三角多达43家,包括无锡7家(远景能源、先导智能、微导纳米等),上海(蔚来汽车、璞泰来、爱旭股份等)、宁波(极氪汽车、德业股份、锦浪科技等)和苏州(阿特斯、迈为股份、协鑫科技等)各有6家。从单个城市看,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最多,有11家,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新宙邦和格林美等。

  胡润表示,这几座城市的工业基础很扎实,当新能源的风口来临时,可以快速承接相关技术及产能。尤其上海,虽然特斯拉不是中国企业,不在榜单上,但一个特斯拉上海工厂对周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

  柏文喜也告知记者,这些地区经济优势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和江浙沪一带在地理位置、交通设施和人力资源上都有优势。

  具体来说,深圳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人才流入。同时,深圳的新能源产业链完善,从原材料到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都有相应的企业。长三角地区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该地区的汽车制造、电力设备、新能源等产业发达,对于新能源产品的需求量大。此外,长三角地区还有许多优秀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这些企业的聚集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也易于形成产业生态圈,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产业聚集可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同一产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信息、人才等资源,减少企业间的协调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时,企业之间还可以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技术共享、产业链协同和品牌建设等目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后,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还可以促进区域内的企业拓展市场和扩大销售渠道。

  不过这种产业聚集的特点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合变化。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新能源企业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隔膜和电解液比较赚钱

  在新能源产业中,以宁德时代为首的锂电池企业和其他新能源车企总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不过胡润表示,业内人士认为在榜单提到的产业中,光伏、电池、锂材料等领域利润率并不是最高的,隔膜和电解液比较能赚钱。

  隔膜是用来将正负极分开,防止它们发生反应的那层薄膜。隔膜产业高度集中,议价能力非常强。过去几年,隔膜产业的毛利率普遍在40%左右。国内的两家龙头企业,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在榜单中排在第18位和83位,在电池分类中排在第3位和第25位。

  其次是造电解液的企业。电解液在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输送能量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是一个典型的化工行业,遵循着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利润就越高。天赐材料是这个领域的全球龙头,是榜单的第26位,在电池分类中排在第5位。

  从目前的毛利率来看,隔膜和电解液的毛利率优势确实比较明显。隔膜和电解液在锂电池成本中的占比相当,都在10%左右,均低于正负极材料的成本占比。其中,正极材料的毛利率最低,一些主要公司的毛利率均低于10%。负极材料的毛利率要好一点,如璞泰来的毛利率尚能维持在30%左右。

  对于两者的高毛利率,龙志强对记者表示,隔膜行业集中度很高,毛利基本能维持住。而电解液则是产能过剩,内卷加剧,去年下半年毛利也下去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由于头部隔膜企业具备产能、技术、客户以成本优势,与终端企业深度绑定。2019年以来,中国锂电隔膜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2020年,前6家企业市场占比为80.3%,前3家企业市场占比61.7%。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2022年,恩捷股份以接近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为星源材质,两家企业隔膜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

  不过中国隔膜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根据上述白皮书,2022年相比2021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隔膜行业的企业集中度相比2021年有所降低。

  这一点在今年的中报里也有所体现。资料显示,恩捷股份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43.51%,但较去年同期的50.02%已下降较多,较前年同期的47.31%也有一定距离。星源材质的毛利率也是走低之势,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45.85%,环比(46.29%)和同比(47.26%)都有一定下降。

  电解液方面,天赐材料的毛利率已经连降6个报告期,从2022年一季度的44.04%一路下降到去年底的37.97%,降了6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影响,公司毛利率已降至30.43%。

  龙志强补充道,电解液毛利已经很低了,需求不行,产能过剩毛利就还会继续下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More from 消费 / CONSUMPTIONMore posts in 消费 / CONSUM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