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解码上海百强企业:51家净利减少,单个企业集团营收首破万亿元,黄金珠宝类仅一家入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方凤娇 胡金华 上海报道

  9月12日,2023上海百强企业榜单、2023上海新兴产业百强企业榜单、2023百强企业发展报告发布。榜单与报告显示,2022年经营环境发生了多重变化,在多重复杂因素叠加的困难情况下,上海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资产指标保持增长,资产流入趋势得以持续。

  “2023上海百强企业中有许多民营企业上榜。”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郑新尧介绍说,“2022年上海新兴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上海新兴产业百强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总额达到近1.6万亿元,增长率达12.05%;净利润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16.6亿元,增长率达56.99%。”

  分行业来看,百强企业中的电商、黑色冶金、集成电路、海运、建筑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较高;金融银行业营业收入表现平稳,略有增长;航空运输行业营业收入继续下行,触底迹象明显;房地产行业营业收入有所下降。老凤祥成为唯一入围黄金珠宝企业,排名第36位,相较2022年百强榜单中的第34位,下降了2位。

  整体营收首破10万亿元大关

  据榜单与报告,上海百强营业收入指标同时突破三个大关。上海百强2022年整体营业收入增长3.58%,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近10.5万亿元;中国宝武营业收入增长11.87%,达到10877.1亿元,上海单个企业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上海百强入围门槛首次突破100亿元营业收入的大关,第100名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3.4亿元,比上年提高15亿元,上海百强成为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级的企业排行榜。

  百强企业中的电商、黑色冶金、集成电路、海运、建筑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较高;金融银行业营业收入表现平稳,略有增长;航空运输行业营业收入继续下行,触底迹象明显;房地产行业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经营稳健的上海万科等公司继续保持营业收入增长态势。

  报告认为,中国宝武、中远海运、中建八局、美团、拼多多、中芯国际、华勤技术等行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较高,增长率在11%至38%之间,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额对支撑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有较大的贡献。以中国宝武为例,中国宝武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11.87%,达到10877.1亿元,继续在百强榜中排名第一。

  对此,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电商、海运等行业企业营收增长幅度较高的最大的原因在于,疫情放开之后,经济社会稳步回归到正常的轨道当中。整个消费市场都在稳步复苏,国际贸易往来、物流等各个方面都比疫情之前要更加畅通。并且,消费意愿的释放,以及国际商贸往来在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都在回归正常后迎来大幅反弹。

  从资产总额来看,百强企业资产指标保持增长。上海百强资产总额超过45.0万亿元,增长率达到7.18%;所有者权益达到7.6万亿元,增长率5.80%。制造业百强资产总额达到5.9万亿元,增长率7.59%;所有者权益2.4万亿元,增长率5.19%。服务业百强资产总额达到38.4万亿元,增长率7.03%;所有者权益达到5.3万亿元,增长率5.34%。

  报告分析认为,百强企业资产指标保持增长,资产继续向百强企业流入,说明社会继续看好百强企业的发展前景。

  51家净利润减少

  与此同时,2022年上海百强企业利税总额指标略有下降。其中,净利润指标有所下降,纳税总额指标略有上升。上海百强净利润达到5921.8亿元,增长率-9.41%,减少额615.1亿元;纳税总额5550.8亿元,增长率4.80%,增加额254.3亿元;利税总额合计达到11472.6亿元,增长率-3.05%。

  总体上看,百强企业净利润发展曲线正处于调整之中。报告指出,调整的重要原因是2022年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多重复杂因素叠加,各行业景气度升降不一,导致上榜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分化。

  具体来看,上海百强中净利润增加的企业有49家,合计实现净利润4031.9亿元,净利润增加额965.4亿元,增长率31.48%;净利润减少的有51家企业,合计实现净利润1889.9亿元,净利润减少额1580.5亿元,增长率-45.54%。净利润增加企业中增速较快的是电商、海运、集成电路等行业的企业,增长平稳的有建筑、银行等行业的企业。

  报告分析认为,净利润减少的企业,主要是航空运输、房地产、黑色冶金和汽车等行业的企业。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利空已基本出尽,众多稳增长、促发展政策出台和落地生效,部分净利润减少行业的景气度回升明显,百强企业净利润触底反弹能量将会不断积聚,净利润重返上升轨道已可期待,尤其是民营新兴产业企业的表现更值得关注。

  新兴产业百强营业收入增速最快

  从企业经营规模来看,2022年百强企业经营规模有所增长,新兴产业增长强劲,成绩来之不易。

  此外,本次发布的各榜单中,新兴产业百强营业收入增速最快,明显超过上海百强和其他百强的增长幅度。

  旭辉控股、月星集团、均瑶集团、携程集团、祥源控股、春秋国际、中锐控股、大众公用、来伊份等新沪商企业入围服务业企业百强。

  来伊份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万家灯火”战略,精耕长三角地区、拓展全国市场,加大全国的加盟力度,同时持续优化升级直营门店,深化线下渠道布局,打造“随时随地来伊份”的场景。

  信息技术制造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最为靓丽。中芯国际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营业收入达到495.2亿元,增长率39.97%;净利润达到146.5亿元,增长率30.81%;中微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站上新的高点,进一步确立了行业地位;华勤技术作为智能终端代工行业的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对此,付一夫认为,新兴产业百强中,有许多是信息技术领域企业,本身信息技术领域,就是一个高成长的行业,尤其是随着近两年国家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政策也密集出台,都对该产业发展形成非常大的推动。

  数据来源:上海市企业联合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More from 消费 / CONSUMPTIONMore posts in 消费 / CONSUM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