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智库建言疤痕效应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商务新闻网 9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国际投资公司赛德思集团共同主办的“人大重阳宏观形势论坛(2023年秋季)疤痕效应与中国经济复苏:新挑战与新机遇”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会上,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Rani Jarkas)分别发布了《“小修小补”刺激不够,“大开大合”改革才行——2023年夏季以来经济政策回顾及建议》《外资眼中的中国经济》两份研究报告。

王文介绍道,二季度以来,中央各部委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定位精准、亮点颇多、覆盖广泛。但人大重阳研究团队在多地调研中发现,近期出台的政策对当前经济刺激的力度仍显不够,“要拼经济,更要拼改革、拼开放!”这份讨论2023年夏季以来经济政策回顾及建议的报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九条政策优化和改革深化建议。在完善公平、中性的市场主体竞争环境方面,要公平处理对民企的欠款问题;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找准着力点,更为精准地优化征税结构。在建设包容性、现代化金融体系方面,要厘清普惠性和商业性金融业务的界限,适时优化房地产金融和监管政策;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创新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缓解地方债最后一公里的风险。在推进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要切实全面推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快落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赛德思集团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并认为,部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已被政治化且有所偏颇。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由主要依靠低成本生产的“世界工厂”转变为多种技术的创新者。在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行业,中国已取得突破并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基于赛德思的分析,中国将受益于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的新兴行业。中国灵活、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能够适应并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动态条件,同时为宏观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提供缓冲。

More from 产经 / INDUSTRYMore posts in 产经 / INDU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