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微 高滨熙
中国商务新闻网 与相关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和地缘新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南亚、西亚以及非洲国家多层次海陆合作。
首先,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促进国际海洋开发与合作。开发海洋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应有之义。要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在渔业捕捞、能源开发、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设备和海洋科技研发等领域的跨国合作。以水产品为例,中国水产品总量、出口量和远洋捕捞量均居世界第一,对于发展农产品贸易、促进就业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远洋捕捞活动的增加,相伴相生也出现了很多跨国渔业纠纷和环保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与“海丝”国家签订渔业合作协议,共同进行渔业资源开发和利用。还应大力发展跨国海洋产业价值链,鼓励在印尼、缅甸等重要支点国家建立远洋渔业基地,同时发展与远洋渔业相关的渔业资源调查、渔场探测、冷库、物流、水产品深加工、海洋食品开发、远洋渔船检测服务等,建立国际性的海洋全产业链。
其次,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全球开展海洋合作提供了新平台。由于人类活动向海洋领域的不断拓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更广泛落实,沿海国为在蓝色海洋中占有一席之地,纷纷调整本国的海洋政策,扩大海洋权益诉求,以使自身的海洋利益最大化,促使海域重叠和划界问题日益突出,全球范围相当多海域的海上合作面临着“互信不足、合作基础薄弱、合作进程缓慢”等问题。而以“和平友好、互利共赢”为核心内涵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不仅可为参与国家提供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和资金,亦能为沿“路”国家提供通过参与海洋项目合作互动交流、增信释疑的良好契机,从而为全面开展海上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再有,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构建平等参与的世界新秩序塑造了良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多元化格局的形成,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与不足日趋显现。而以金砖银行成立为标志,以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平等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成为众多国家的共同期待。与金砖银行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利益相关国家和地区更多、范围更广,因此,秉持“平等参与”原则将为“一带一路”提供持续强劲的内生动力,反之,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也将有助于平等参与的世界新秩序的构建与形成。
(作者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