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李远方)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至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比前5年分别下降80.8%、51.4%,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比前5年下降54.3%。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日前,上海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金山区安全宣教现场推进会在上海金山城市沙滩举行。启动仪式上,一场以上海遭遇强台风袭击为背景的安全演练拉开帷幕。本次应急综合演练共出动一架警用直升机、三架固定翼无人机、两架多旋翼无人机、四艘水域救援艇及消防救援车20余辆,演练人数200余人。(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管理部是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的部门,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成功处置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一些重特大事故。例如,去年四川泸定地震、重庆山火扑救,都非常有力、有序。”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表示,在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方面,目前已经建成水域、山岳、地震专业力量5000多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02支,覆盖矿山、危化品、隧道施工等高危行业,同时建设7支专业工程抢险专业队。另外,将社会力量纳入救援体系,现在大约有2300支、近5万人的队伍。下一步将加强对社会力量的规范建设,与军队建立良好协调联动机制,在大灾的时候各种救援力量联合进行抢险救援。
“我们重点在健全责任体系、优化指挥机制、完善法治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比如,围绕解决责任落实难的问题,我们推动各地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责任清单。”王祥喜介绍,为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应急管理部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即着力完善体系、着力预防为主、着力专项整治及着力提升能力。
“今年以来,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弹。我们在全国部署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同时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对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突出问题集中开展针对性整治。”王祥喜介绍,按照“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的要求,将持续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整治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在全国开展部署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介绍,行动聚焦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包括违规动火、外包外租管理混乱、企业不开展应急演练、从业人员不熟悉逃生出口等有关事故教训总结出来的问题。不搞“大而全”整治,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据悉,行动紧盯“关键少数”,要求企业“一把手”带头,发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导作用,带动整个企业管理团队和所有从业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同时,安排所有企业先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自查自改,这期间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帮助查改,也可以向政府申请帮扶指导,然后再由政府监管部门开展精准严格执法。执法突出机制创新着力解决查不出重大隐患、查出重大隐患后不跟踪整改以及执法不精准等问题,着力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目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动员部署任务。32个省级单位、35个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已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作了专题动员部署,13个行业领域制定出台了25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了20个综合检查组,深入到各地开展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各地区也派出了1000多个省级工作组分赴地市开展督促检查。
截至目前,各级各部门共检查企业单位120余万家,排查隐患460余万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9万余项,处罚金额7亿多元,责令停产整顿企业3.5万余家,对30.7万家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兑现举报奖励450余万元。
全力应对严峻挑战
当前,全国多地将进入主汛期。今年以来,国家防总组织核定并通报2521名全国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派出8个国家防总检查组分赴全国七大流域17个重点省份开展防汛备汛检查,全力打赢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王祥喜介绍,从安全生产方面来看,挑战主要来源于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叠加。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增长的奇迹。但是许多行业领域也积累了大量风险隐患,例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现在煤矿有4400多处,1/3以上是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有1500多处;非煤矿山有3万多座,80%以上都是安全基础能力差的小矿山;化工产业产值占世界的40%,现在生产企业11000多家,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将近7000家。再比如高层建筑,现在民用高层建筑有90多万栋,居世界第一;燃气管网管龄超过20年的有7万多公里;市政桥梁超过30年的有2.2万座,而且还有很多危旧桥需要更新改造。随着时间推移,有很多风险隐患进入集中暴露期。
从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来看,挑战主要来源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点就是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去年,我国自然灾害损失是历史最低的,但受灾人口仍达到1.1亿多人次,直接损失近2400亿元。
王祥喜表示,当前随着现在储能电站、海上风电、氢能、玻璃栈道等新能源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的风险也大量上升。比如,全国有化学储能电站将近500座,很多建在城区,这给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压力。“面对这些风险挑战,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履好职、尽好责,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着力补短板、堵漏洞、除隐患,落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