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 桥
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从九个方面明确30项主要任务,并提出到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品质进一步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对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
据了解,《提升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
受访专家表示,《提升计划》推出的相关举措将有助于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旅游消费意愿并增进消费体验,助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释放多领域旅游消费潜力
“旅游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联产业多、产业链长、顺应居民消费需求程度高,再加上先导性、引领性特色明显,在促增长、优结构、惠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高宝华说。
今年以来,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复苏态势明显。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游出游8.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
为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提升计划》从九个方面明确了三年旅游提升30项主要任务。在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方面,提出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促进旅游新业态有序发展等。具体包括:创新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推出更多满足市场需要、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着力推动研学、银发、冰雪、海洋、邮轮、探险、观星、避暑避寒、城市漫步等旅游新产品;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进“旅游+”和“+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交通、商业、工业、航天等领域深度融合。
“《提升计划》中的相关举措将推动旅游业供给质量优化和品类完善,有助于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多个丰富生动的旅游消费场景,激发人们的旅游消费意愿并增进消费体验。”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推动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细化落实相关举措
政策出台后,关键在于落地。记者注意到,《提升计划》还明确建立工作机制,包括建立部、省联动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实施协调保障机制;文化和旅游部统筹推进政策实施,开展监测和评估,定期通报政策实施效果。此外,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完善协调机制,加强各项保障,加大创新力度,确保政策取得实效。
此外,付一夫强调,促进旅游消费,要推动整个旅游业进一步修炼“内功”,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转型升级和优化供给。关于如何细化落实30项主要任务,他建议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在借助科技手段赋能方面,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优化消费体验;积极开拓线上渠道,不断拓宽旅游收入来源;打造“无接触”新旅游产品,如在线博物馆、在线沉浸体验等;开展新媒体营销。
二是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发挥各地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不同区域的自然风景、文化古韵及风土人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特色结合起来;要创新文旅融合方式,加强构筑文化场景,并积极打造当地旅游品牌。
三是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当前人们对于旅游品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旅游市场‘长尾’特征越来越突出,定位精准的高品质、定制类产品正逐步成为旅游行业新方向。”付一夫表示,这就更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消费喜好等特点,精心设计有特色、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路线,并配以贴心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