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东县立足“医保服务也是营商环境”理念,将打好医保领域重点民生保障仗、推进医保管理服务真抓实干任务目标作为“民生之本之依”,坚持“四度”发力,用心用情答好医保“民生考卷”,让群众尽享“医保红利”,助推衡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聚高度,系牢医保民生“责任链”
衡东县委、县政府坚持将民生作为最大政治,实行“一把手”挂帅,始终把“真抓实干”、“重点民生实事”作为最强音、主抓手、集结号,明确医保领域闭环责任链。该县坚持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一线工作法”,做到重点单位、重点领域现场调研、协商会诊全覆盖,打通工作瓶颈;在严格执行“季研判、月调度、周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发起医保重点领域“百日攻坚”“十日冲刺”行动,紧盯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该县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用好“指挥棒”、制定“任务书”、扣紧“责任链”,高标准聚焦聚力,高质量落地生根。
强力度,抓实医保民生“管理篇”
为打好全民参保“主动仗”,衡东县将推行“全民参保计划”作为首当其冲的头等大事。通过深入宣传发动、硬核措施推动、部门整体联动、任务倒逼驱动,持续打响打赢参保征缴攻坚战。据悉,2023年度全县城乡居民参保512967人,其中政府全额代缴19607人,常住人口参保率96.27%,困难群众参保率、资助率100%,在全市农村县市排名第一,县医保局被评为全省医保征收工作突出单位。
下好政策落地“先手棋”。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阵痛”落地的敏感时期,该县主动作为,将宣传引导和经办服务工作做在省市之先,确保了政策“欣然”推行,工作经验被省市主管部门官网和主要领导推介盛赞。
探好支付改革“领先路”。该县强力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全县首批5个试点医疗机构已于7月1日进入实际付费阶段,各项数据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实现“三降一升”及医、保、患“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经验做法在全市推介,并被市政府《政务参阅》和《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刊载。
用好基金监管“组合拳”。该县首批组建健全基金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推行“协议管理+行政执法”双轨运行、“内控+外监”双刃发力、“线上实时+线下实地”全程监管、“医保+职能部门”联动出手、“小切口+大数据”全线上阵、“日常监管+专项行动”组合攻坚等多维立体监管模式。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专项行动5次,定点医药机构检查覆盖率100%,购买大数据 8家,查处定点医药机构6家,下发整改通知25家,自查自纠、行政执法等追回基金80余万元,协议拒付1000余万元。
提速度,建好医保民生“经办网”
重点民生实事任务“率先完成”。该县围绕“推行异地就医结算与基层医保代办服务”任务目标,以4个100%率先在全市完成,实现普通门诊异地结算县内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开通47个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全覆盖,全县17个乡镇、257个行政村(社区)医保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及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等经办服务事项直办或帮代办全覆盖,切实打通医保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
医保经办服务“双线提速”。一是推进“综合窗口”深度改革,实现“线下”提速。深入推进“分领域无差别化综合窗口”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全面实现“一窗通办” ;全面落实“四减一优”(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优服务)举措,打通服务堵点难点;强化窗口人员双重管理考核和业务培训,实现经办人员由“专科型”向“全科型”转变。二是畅通“数字化”经办,实现“线上”提速。率先在全市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刷脸支付;窗口设立“医保一体化自助机”,推行24小时自助服务;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政务平台,全面实现经办“数字化”和“一网通办”;大力宣传推广“个人网厅”、“单位网厅”登录应用和参保登记、参保信息变更、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分类开通8个服务热线,全域畅通“电话办”;设立扫码机,推动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
基层经办体系“全域覆盖”。该县实现了基层医保经办全覆盖。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均设立医保服务站(点),配备医保专干;率先在全市推行银行医保服务网点,为群众提供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参保信息查询、参保登记、参保缴费等多项经办服务。实现了村卫生室门诊报销全覆盖。强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拉满“进度条”,跑出“加速度”,高效高质完成村卫生室硬件、软件配备和医保赋码,7月下旬全县17个乡镇231个行政村卫生室均100%开通城乡居民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功能,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有报销。
增温度,做优医保民生“服务圈”
服务“零距离”。该县定期开展“政务公开主题日”和集中宣传活动,面对面提供医保政策宣传咨询服务;设立四个“宣传小分队”和宣传车,分片进村入户送政策、送服务;开展偏远乡镇、困难群众慢特病门诊“上门办”,开通点对点手机短信提示服务;将医保工作群延伸到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实现政策宣传、线上服务“村村通”。
办事“零障碍”。在政务窗口常设帮代办服务志愿者,提供服务引导和“帮代办”服务;开设“绿色通道”,备齐老花镜、助听器、应急药品等设施,为老年、残疾等特殊人群提供“适老化”、“陪伴式”、“一对一”服务;实行局班子成员每月轮流到窗口“坐班制”,现场为服务“把脉问诊”,为群众排忧解难;推进服务下沉,医保服务站(点)直办、帮代办全面赋权。
业务“零差错”。通过举办乡镇、村(社区)医保专干业务培训班,开设“医保大讲堂”、“周五课堂”、“窗口夜课堂”及各类线上学习平台,开展业务竞赛及岗位练兵,加强行风教育,全面落实“好差评”制度等,持续为医保管理经办队伍赋能充电、为服务提质增效。截至今年9月底,该县医保政务窗口共办理业务10万余件,好评率100%,连年被评为县级“红旗窗口”,在全县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千人评百岗”测评中名列第一。(王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