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袁达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政策措施,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推动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转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图为市民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整体优化 不断完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袁达表示,将加快完成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不一致的法规政策文件修订废止工作,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1+N+X”法规政策体系。
袁达介绍,“1”指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N”指各部门制定的相关领域单行法规政策,“X”指各地区出台的配套法规政策。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同时,将行之有效并可长期坚持的做法逐步上升为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政策制定实施机制,制定涉企政策时严格落实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等要求,重大涉企政策出台前充分听取相关企业意见。
同时,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深化推进综合监管改革,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防止“任性执法、类案不同罚、过度处罚”等。根据企业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严禁未经法定程序要求普遍停产停业,杜绝“一刀切”“运动式”执法。全面实施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扩大多部门联合监管范围和频次,完善监管方式,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
此外,加强经营主体权益保护。推动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严格执行产权保护司法政策,明确和统一裁判标准。全面推广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制度。加大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提高涉企法规政策知晓度和获得感。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推动惠企政策快速兑现、应享尽享。
袁达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政策措施,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突出做好三个“着力”: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保障公平竞争;着力强化法治化支撑,切实稳定企业预期;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聚焦需求 创新服务
支持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近日,海关总署推出16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从促进进出口物流畅通、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促进企业减负增效、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行部署,旨在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外贸发展信心。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介绍,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势头很好,这与良好的外贸创新发展环境密不可分。近年来,海关总署坚持“创新、包容、审慎、协同”的理念,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出台了不少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量体裁衣”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有力促进了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发展。
在16条举措当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服务外贸创新占据了重要位置。据了解,在促进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海关总署将有序开展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综合改革,研究完善跨境电商网购保税监管制度措施;在支持保税维修新业态发展上,将进一步拓展保税维修业务范围,支持企业开展更多形态的保税维修业务;在推动加工贸易提档升级上,创新海关监管机制,支持保税维修、再制造等新兴业态发展,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作业手续,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便利化,促进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此外,海关总署还将重点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活力,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培育。同时,进一步扩大主动披露政策适用范围,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依法减免缴纳税款滞纳金,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守法便利通道。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对于保护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开展“龙腾行动2023”“蓝网行动2023”,保护守法企业创新发展。
缩小差距 深化改革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直接关系经营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缩小区域间营商环境差距。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围绕缩小区域间营商环境差距,重点做好促进薄弱区域加快改革步伐、支持重点区域对标国际先进先行先试、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争创细分领域标杆等几项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和地方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纵深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袁达介绍,近期,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加强投资领域相关改革的衔接。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加强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与用地、环评、报建等领域改革的衔接,确保改革协同发力。继续加大投资审批数据资源共享力度,着力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审批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同时,提升投资主体融资便利化水平。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有关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促进投资项目审批数据与银行信贷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为银行发现投资项目价值、高效审贷提供权威信息支撑,引导银行为重点项目提供更加精准的融资支持,助力投资主体融资便利化。
此外,持续推广地方创新经验。总结地方在开展“项目分层确权”“联合验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适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研究拓展投资领域“承诺制”改革的范围,指导地方着力向报建审批领域延伸,重点推动解决报建审批程序繁琐、周期长、项目落地慢等问题。(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