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实现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发展双赢

我国戈壁、沙漠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戈壁、沙漠光热资源丰富,早晚温差大,土地供给充足,病虫害相对较轻,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缺乏水资源,加之生存环境恶劣,戈壁、沙漠资源利用受到了很大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不断探索开发利用戈壁、沙漠资源发展农业,不停地向戈壁、沙漠进军,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在多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设施农业技术日益成熟,戈壁、沙漠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在为当地提供重要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达4270多万亩,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利用戈壁、荒漠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既能避免与粮争地,从空间上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有效保障农产品全年供应。

  尽管前景可期,但也须清晰认识到在戈壁、沙漠地区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瓶颈:一是生态制约。戈壁、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处理好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发展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戈壁、沙漠水资源短缺,如何在保护生态和深度节水的前提下,在西北寒旱地区和戈壁地区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需要更为科学的政策设计和更为坚实的科技支撑。二是资金短缺。戈壁、沙漠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看到,设施农业资本回收周期相对较长,对社会资本吸引力相对较弱,改善装备、提升机械化水平等均需要资金投入,资金短缺难题将制约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三是人才缺位。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熟悉技术、善于经营的专业化人才,相关人才的缺位将使设施农业发展受限。四是结构欠优。戈壁、沙漠设施农业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一些地区产品趋同化严重,特色不突出,品牌不响亮,导致产品竞争压力大。为了促进戈壁、沙漠地区设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精准施策,切实下功夫。

More from 观点 / VIEWPOINTMore posts in 观点 / VIEWPO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