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 7月6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承办,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协办的“国际经贸规则观察报告(2023)暨内测数据库发布会”在京举办。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次发布了《国际经贸规则观察报告(2023)》和国际经贸规则量化分析数据库。该报告和数据库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刘斌研究员团队研制,聚焦国际经贸规则最新动态,预测未来趋势,从多边和区域的双重维度对全球经贸规则进行“全景化”透视和“热点化”追踪。
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提出在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该报告和数据库作为首个系统地量化分析国际经贸规则的系列成果,可为中国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提供量化解构和数据支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致欢迎辞,他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经贸规则研究的高校之一,近年以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为载体,谋划打造“1+N”智库建设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已初步形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全球经贸治理研究网络、世界贸易组织教席项目“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通过举办此次报告暨内测数据库发布会,请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度研讨、深度交流,把《国际经贸规则观察报告(2023)》和国际经贸规则量化分析数据库打造成为服务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品牌新平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研究员、报告主编刘斌介绍了《国际经贸规则观察报告(2023)》和国际经贸规则量化分析数据库相关情况。该观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近年来WTO和FTA动态观察,第二部分为主要经济体FTA经贸网络分析,第三部分为主要国家或地区国际经贸规则谈判的主要动向,第四部分为重点国家国际经贸规则走向预测,第五部分为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路径与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裴长洪对报告和数据库进行了评论,他表示该报告是了解世界经贸规则发展动向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对中国如何适应并推进制度型开放以及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具有重大意义。世界生产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南北差距”,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是发展问题。国际经贸规则作为世界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领域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促进世界生产力发展,如何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切实回答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另外,他表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使经济版图突破了传统西方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是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从中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更要从世界经济发展中总结和提升理论。
刘斌表示,国际经贸规则量化分析研创团队将继续深耕和探索,努力提升报告和数据库的社会影响力,助力其成为国际经贸规则研究领域的品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