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费率最低可降到“0” 银行理财产品“降费潮”来袭

  近日,招银理财一只宣称“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理财产品引发关注。自6月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费率“价格战”愈演愈烈。目前,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公告调降费率,包括固定管理费、产品赎回费等,甚至还有理财公司喊出“零费率”。

  费率密集下调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回暖明显,产品竞争也愈发激烈。近一个月来,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兴银理财、中银理财等至少10家理财公司相继调降费率,且调降力度不小,部分理财公司甚至阶段性搞出“零费率”。例如,光大理财阳光碧乐活21号产品A类份额,自7月6日起销售服务费为0%。

  说到银行理财产品,不少投资人仍心有余悸。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潮”,给投资者带来深刻的教育,投资操作风格仍然偏保守。“下调费率,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成本有所降低,等于变相增加投资的收益。”温州一家股份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当下特定阶段的让费,主要是希望在震荡市场中重振投资者信心,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费率降低,投资者承担的投资成本也随之降低,投资体验会好一些。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的费率也在跟进下降。打开手机app会看到,很多基金产品会标注费率打折信息,不少产品的费率直接从1%降低至0.1%。万得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已有十余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下调旗下基金产品的各项费率,多只产品费率下调达五成以上。日前,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日前正式启动。自7月8日起,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分别不超过1.2%、0.2%;部分头部机构已公告旗下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费率调整直接让利于投资者,包括公募、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等财富管理机构短期业绩或将受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这一举措有助于促进相关行业与投资者利益协调一致,利于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投资者仍需擦亮眼睛

  目前,理财产品费用主要涉及投资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产品赎回费等。从理财产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质属性看,收费具有合理性。那么,银行理财产品降费对投资者有何影响?对投资者来说,银行打响理财产品费率“价格战”,无疑会增加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但现实中,大多数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时,并非将费率作为关键的考量因素,投资者往往更关注产品的最终收益率。因此,购买理财产品要综合考察银行理财产品特征,进一步了解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期限、投资方向等关键要素。

  从市场影响来看,目前个别银行理财产品费率调整对整体市场影响不大。目前市场对今年理财收益预期相对乐观,理财市场回暖也对费率调降形成支撑;但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会持续回升并不确定,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向,谨慎选择产品,理性投资。

  “降费后,投资人对公募基金的关注明显上升。”温州一家资管公司负责人表示,不过对于理性投资人来说,不应仅凭“费用高低”做选择。判断一只公募基金、一款理财产品是否值得投资,关键要看它的投资研究能力。此外,投资者还要明确自身需求,结合风险偏好、收益预期、期限长短等因素综合考量,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例如,一位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不适合拿出大多数资金购买高风险产品,如权益类产品,该产品主要投资于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且投资比例不低于80%。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费率最低可降到“0” 银行理财产品“降费潮”来袭

  记者:林迎颖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More from 产经 / INDUSTRYMore posts in 产经 / INDU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