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从教热情高涨,一些发达地区中小学吸引了一大批清华、北大等名校硕博毕业生加入。“国优计划”以高水平综合院校为试点,将引领带动更多高水平院校发挥学科优势举办教师教育。(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鼓励创新培养模式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
意见明确,“国优计划”包括推免选拔、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两种选拔方式,包括试点高校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两种培养方式。在培养方面,“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
支持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此外,意见从探索“订单”培养、组织专场招聘、支持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系列从教激励政策,并从优配教育实践基地、强化人才培养统筹等方面,提出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各地、培养高校对计划实施给予的支持保障。
意见提出,首批试点支持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每年每校通过推免遴选不少于30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重点为中小学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
30所高校先行试点
按照意见要求,“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要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先行试点,持续推进。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试点高校按照要求提出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审核同意后,于今年9月启动实施,开展首批“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
意见还明确,“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提出“国优计划”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需求,并报教育部审核。对于核定的“国优计划”招生数,教育部在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做增量安排,等额支持。对于“国优计划”录取的推免生源推荐高校,教育部在下一年度研究生推免计划中给予相应的奖励名额。教育部协调有关部门将高校“国优计划”学生从教情况作为相关资金分配因素,在经费安排上予以引导支持。
各地特别是“国优计划”培养高校所在省份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工作,为培养高校选配优质中小学作为教育实践基地,推荐一线中小学名师与教学骨干作为实践导师,指导“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要依托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的优势学科设计培养方案,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整合多学科的优质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课程,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切实提升“国优计划”研究生专业水平与教书育人本领。
强化政策激励引导
在从教激励方面,“国优计划”研究生享受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以下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政策。修完规定学分的“国优计划”研究生可参照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相关规定,按程序申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此外,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支持优质中小学与“国优计划”研究生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约定到相关中小学任教。
在招聘方面,意见提出,各地要将“国优计划”研究生作为基础教育教师人才,做好引进工作。精心组织中小学到相关“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在当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开辟从教服务“绿色通道”,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与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
在毕业生专业发展方面,培养高校要建立从教毕业生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持续给予支持,特别是支持从教的“国优计划”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意见还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创造良好条件,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创新开展教学,优先安排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支持管理岗位锻炼等,有计划地帮助“国优计划”研究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担任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从教热情高涨,一些发达地区中小学吸引了一大批清华、北大等名校硕博毕业生加入。业内专家表示,“国优计划”以高水平综合院校为试点,将引领带动更多高水平院校发挥学科优势举办教师教育。这是提高师范教育培养层次、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要求,也是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求的必然选择。高水平、高起点、高目标是“国优计划”的鲜明特征。总的来说,就是要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让优秀的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袁芳)